親子天下https://www.diigo.com/annotated/original/b9faf7621b3be7bfd58be7abcdbd051b
教育者,應該要時時把兩隻手指搭在世界的脈搏上
Veronica Boix
作者:林竹芸
在這個時代,網路世界可以輕易跨越國界,台北和紐約的距離可能比台北到高雄的距離更近。在這個多元、多種族的複雜世界,面對世界全球化的能力,是未來的生存能力。全球化、國際化一定要英文好嗎?幼兒和中小學生又可以如何學呢?《親子天下》專訪哈佛大學未來學習學院首席計畫主持人......
走進華盛頓D.C.國家美術館,維蘿妮卡‧波以斯・曼斯拉(Veronica Boix Mansilla)教授正坐在俯瞰美術館一樓的懸空陽台邊的露台咖啡館,雙手飛快地回覆美國、日本與中國等多個全球化雙向交流學習專案的研究進展。曼斯拉教授的工作方式就是一個未來世界型態的縮影,不論何時、何地,只要連上網路,任何地方都可以是你的工作室。
曼斯拉教授是哈佛大學教育學院「零點計畫」(Project Zero)首席計畫主持人,負責「跨學科全球化學習計畫」(IdGlobal) 、「未來學習學院」(Future of Learning Institute),是「全球化能力」(Global Competence)研究的專家。Project Zero是哈佛大學教育學院最知名的基金會,成立50多年,有30多位正式研究員,提出八大智能理論的霍華德‧加德納(Howard Gardner)是該基金會的創辦人。該基金會每年暑假的教師研習營裡面,知名大提琴家馬友友也是講師之一。
深入學術和教學現場,曼斯拉教授提出許多精彩的建議,譬如她觀察到早餐桌上的一盒玉米片就是孩子最好的全球化教材。她也以自身的經驗分享給老師,邁出全球化教學的第一步其實是從自己最擅長的領域開始。
這個從美國華盛頓捎來的專訪,讓全球化的教學與學習有一個清楚的入口。
Q:為何妳會對「全球化能力」(Global Competence)的研究產生興趣呢?A:讓我用幾個例子來解釋。我們最近在進行一項3-5歲小孩的全球化研究,想看東西方的文化交流對小孩的影響,所以我們在華盛頓D.C.和日本各找一所學校,讓兩邊的小孩成為筆友。這研究中,我們看到許多令人驚奇有趣的現象。例如其中一個活動是「認識你家」,每個小孩都要回家照相,再把自己家裡的照片,寄給另一個國家的小朋友,當日本小孩看到美國小孩的家中照片,他們立刻驚呼:「美國小孩的家沒有榻榻米?」,從這原以為理所當然的事情中,看到差異,並開始理解世界並不都長得一樣,他們開始喜歡並擁抱國際文化的「差異性」。
而且,透過國際筆友的關係,他們的性格也產生了變化。多數人都知道日本小孩一般都會做晴天娃娃來祈禱天氣好,能出去玩。當國際筆友開始交流後,某天一個日本小朋友突然說:「媽媽,我今天不想做小晴天娃娃,我要做個『大晴天娃娃』,讓大晴天娃娃保佑在華盛頓的Jonathon和我,都有個大晴天」。你可以看到所謂「利他主義」(Altruism)的人格特質,默默地形成了。
另一個有趣的故事是在國際小筆友交流一段時間後,我們讓老師把對方小朋友的照片拿給孩子看,日本小朋友第一個反應是:「原來Jonathan的頭髮是黃色的,不是黑色的?」,注意到這個現象,小朋友開始意識到原來他人跟自己不一樣。再來,我們讓老師問他們:「你覺得為什麼他們的頭髮顏色跟我們不一樣呢?」,小朋友答道:「我覺得我們一開始的頭髮顏色應該都是一樣的,可能是他發生了什麼事,所以頭髮顏色變了」。你看一個四歲的孩子,已經開始會為觀察到的差異現象做出論證假設了。
這都是很有趣的現象,我們發現孩子在最初的學習階段,學的都是「如何了解周遭的世界」(How to make sense of the world),學會如何穿鞋、如何生活、如何與人打交道、學會什麼叫做禮貌,對他們來說了解這個世界是有趣的,「學習」就是「了解」。每個孩子天生就是人類學家,他們會一直去探索自己與世界的關係,也從中學習自己與世界互動的方式。而未來世界的每個孩子,幾乎都不會是一個與世界絕緣的個體,每個孩子都將會以不同的方式,參與全球化世界的一部份,所以學習Global Competence (全球化能力),就是在協助孩子成為國際公民。
你可能會問「國際化跟每個人都有關係嗎?」,我認為是的。每當有人問,我就會想起一個深刻的例子,那時跟我一起研究全球化能力的讀書會夥伴,經常在爭辯這個議題。其中一個夥伴,有天來開會的時候,從包裡拿出一瓶果汁,他說:「
1
什麼是全球化?看看這瓶果汁。這瓶來自佛羅里達州的果汁,水果來自美國,瓶裝來自墨西哥,銷售是賣到英國,運送的船來自亞洲。小小一瓶果汁就乘載著全球的分工合作,我們就身處在全球化的世界中,我們要做的就是帶著孩子認識這個全球化的世界。」 Q:所以,妳說的「全球化能力」(Global Competence)教的是什麼?怎麼教呢?A:首先,很多人都誤會我說的
1
「能力」(Competence)是「技能」(Skills),但我認為它不是「技能」(Skills),而是「能力儲備」(Deposition),這種「能力儲備」是讓你能自發性地認識世界、提出問題、解決問題、採取行動、與人合作。我的「全球化能力培養理論」分成幾個部分:
第一、要有「好奇心」,要問問題,問能讓你更理解現狀的問題,客觀地認知到「周遭的世界」,就像回到三四歲小孩的階段,對現狀充滿好奇,打從心底去探索一件事情的來龍去脈。
第二、要能「換位思考」,有「敏感度」,懂得自發性地從別人的視角看事情,了解不同的思維看待同一件事情,會有不同感受與想法,只有瞭解別人的觀點,才不會講出一方的片面之詞,如果只看到自己的視角,也會造成無法與他人順利溝通。
第三、要有興趣「參與」、「採取行動」。因為認知後,最重要的是做出改變。在前面提到的美國日本專案裡,我們就鼓勵小朋友寫下許願清單(wish list),像是「我希望Jonathan跟我一樣開心」,當他講出這句話後,心底自然會冒出一個聲音:「那我應該怎麼讓Jonathan開心呢?」,當他開始想,他就會開始做。所以,我們鼓勵學生們寫下自己的許願清單,因為這個清單會潛移默化地讓他開始採取行動,實現他自己許下的願望。
第四、要有
1
與人「溝通」的能力,因為溝通是與人合作的基礎。第五、要有學科或是跨學科的「基礎知識」,而且,這些基礎知識應該成為孩子腦中的「能力儲備」(deposition),作為他們在理解世界,做出推論判斷的基石。這裡講的不是記憶大量的資訊,因為我們都知道,現在幾乎什麼資訊都可以Google取得,但是,我們要注意,我們不可能事事都Google搜尋,當每個基礎知識都要靠Google才能理解,我們就很難快速地串起多個基礎知識,做出判斷,所以「基本知識」還是要有的,那些「基礎知識」要成為你腦中內化後的常識,可以隨時從腦中提取。
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上,我們採取一種叫「思考慣性培養」(Thinking Routines)的教學方法,這理論的做法是「觀察-思考-發想」(See-Think-Wonder),舉例來說,我們會拿出一些照片給學生看,問他們看到什麼,這時候孩子只需要講出看到的物件,不需要解釋為什麼物件長成這樣;第二步,我們會問孩子「這物件為什麼會長這樣?」、「該怎麼解釋這現象?」,在最後老師也會提供學生一些解釋,以及可以證明解釋邏輯的證據;第三步,我們會開始引導他們思考,這個現象跟「我」有什麼關係?我可以用這個現象做什麼?這是最關鍵的一個步驟,它會打開學生的好奇心。
這一套做法非常有效,我們每次上課都用這套Thinking Routines來問學生,久了以後,這就成了學生的思考習慣,孩子每次看到新事物,都會開始詮釋它,孩子會說:「我看到了這個,這讓我想到那個,所以我在想是否OOO也是可行的。」這套思考習慣就成了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。
在「全球化能力」(Global Competence)的學習上,我再把這個方式提升成「全球化思考慣性培養」 (Global Thinking Routines),我會在最後一步,問三個問題:(1) 為什麼這現象對我來說很重要?(2)為什麼這現象對我身旁的人、我的家園很重要?(3) 為什麼這現象對這世界很重要?不論是討論「法國大革命」,還是「都市化過程」,我們總是問學生這三個問題,讓他們看見每個事件與自己的關聯性。我很喜歡這個做法,因為這三個很簡單的問題,很實際,很切身相關,而且也很強而有效地建立起孩子的思維習慣。
這一套「全球化能力」的學習,是讓孩子從認識世界的現象開始,了解世界與自己的關聯性,並且找到自己能為世界做些什麼,透過這種思考習慣,我們能讓孩子在成長的路上,都不會忘記自己三四歲時,對世界充滿好奇,一直想了解世界、解釋周遭世界的模樣,這和MIT教授Mitch Resnick做的「終身幼兒園專案」(Lifelong Kindergarten)是很類似的想法。
Q:這套理論除了對年紀小的孩子有幫助,對大一點的學生也有幫助嗎?A:這套學習方式對所有年齡的孩子都適用。而且對年紀大的孩子來說,這套做法還能協助他們建構自己的人生規劃。
過去我們有位高中學生,對攝影很感興趣,我們的老師就鼓勵他去了解攝影會如何影響世界。剛好他爸爸認識一些記者,在黎巴嫩做戰地攝影,所以這孩子就採訪了這些戰地攝影師。在訪談中,這孩子意識到原來透過照片的意象傳遞,可以促進世界和平,可以改善世界另一端的人的生活。專案結束後,這位高中生決定要唸新聞系,他想成為一位記者,因為他看見透過記者這份工作,他不只能做攝影,還能透過拍攝,帶來更多價值。這只是眾多例子之一,我們在這類專案中,看到很多學生,從自己有興趣的問題學習中,進入很深層的自我檢視,在檢視裡形成自己未來的模樣。
Q:與國外的交流,似乎是了解世界運作的關鍵,但在不能出國交流的情況下,家長、老師可以如何培養孩子的全球化視野呢?A:「講故事」。其實「全球化」無所不在,例如在深圳工作的家長,可以跟老師、孩子分享自己在深圳做的東西是什麼,這東西的元件在哪些國家製造,賣到哪個國家,跨國合作的過程有什麼趣事,這些故事都是能幫孩子開拓視野的管道。家長每次出國出差的經驗,也都是很好的故事,可以跟孩子分享自己在海外工作的所見所聞。老師則可以舉辦家長國際經驗分享會,讓班上的孩子,可以從其他家長身上聽到不同國家的故事。老師們也可以聚在一起辦讀書會,針對全球化的議題,坐下來共同學習,再各自到自己班上分享。
再來,家長應該要「打造家中的文化環境」。我舉個例子,我家裡有兩個小孩,每天早上都吃穀片配牛奶,他們喜歡吃同一個品牌,多年來都沒變過,有天我的孩子照例拿起穀片盒,準備倒出穀片,這時他突然大喊:「他們換包裝了」,我說:「哪有換包裝?看起來一樣啊?」,我的孩子說:「盒子上的文字內容換了」,我當下一驚:「原來我家孩子每天仔細閱讀的內容,是放在桌上的穀片盒」,於是隔天起,我每天都在桌上放國際版的報紙,因為我知道只要默默放在桌上,孩子就會開始看,我在打造的就是讓孩子不知不覺開始閱讀的環境。
Q:老師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,會遇到什麼挑戰?A:最大的挑戰是老師對自己的自信心。前面提到跨學科式的學習,或是學生照自己興趣探索的議題,已經超出單一學科的範圍,很多老師不敢教自己沒學過的科目,但其實用「全球化能力」的學習模式,學生的學習效果都很好。
舉例來說,我們過去的團隊裡有位舞蹈老師,也跟我們一起教全球化,他一開始是從不同國家的舞蹈,來引導學生了解國際差異。後來,我們想試驗看看,如果團隊內不同專業的老師,都給舞蹈老師補課,分享我們自己的教學材料,那這位舞蹈老師應該也能教全球化貿易。雖然這位舞蹈老師深感不安,但也答應了。到要上課那天,我們的觀摩攝影機都架好了,才看到這位老師裝扮奇特地走進教室,我們問他:「你為什麼穿成這樣?」,他說:「我還是覺得我真正擅長的是表演,只有用表演的方式來教國際貿易,我才覺得踏實。」剛開始我們都很擔心學生的反應,但沒想到效果很好,學生開始自發性地思考全球貿易的概念,隔天還有個孩子從家裡帶來封面上印著大大的「中國崛起」的時代雜誌(Times),迫不及待地跟同學分享,昨天老師說的生產、貿易真的在發生。
這或許可以給其他老師做為參考,透過自己自在的「輸出方式」,來進行陌生領域的教學,也不失為一種做法。因為這套「思考慣性培養」(Thinking Routines)的學習模式,很自然地就會引導出學生的興趣。
Q:為什麼妳會想從事教育呢?在妳的定義裡,老師是做什麼的?A:我的求學階段,有兩位關鍵的人物,其中一位是在阿根廷的認知心理學教授,我對這門課的內容很感興趣,所以就去旁聽,有天這位教授注意到我每次都坐在第一排,很認真地聽課,她在下課的時候,就走過來問我是誰,我說:「我是維蘿妮卡,是個旁聽生」,教授說:「怎麼有旁聽生這麼積極?我想多瞭解你一點,我們來聊聊你平常在看什麼書?看什麼電影?喜歡看報紙的哪一版?週末都在做什麼?」,我們便開始聊彼此喜歡的書,最近看的電影,聊到一半,她突然跟我說:「你知道嗎?作為一個好的教育者,就需要一直觀察這個世界,因為如果我們不了解這個世界,我們沒辦法教學生認識世界。像看書、看電影這種事情,本就該是教育者的回家作業。」這句話在我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另外一位關鍵導師是哈佛教育學院提出多元智能的霍華德‧加德納(Howard Gardner),他是一位知行合一的大師,在教育上他不斷把世界上發生的時事,放進教學內容裡,師從加德納的過程中,我也開始很習慣的把對世界的新認識,放進教學裡面。我覺得做為一個教育者,應該要時時把兩隻手指搭在世界的脈搏上,我們需要瞭解這個世界,因為我們有責任教學生如何認識世界。